51732 智能手機“混戰(zhàn)”: 誰將倒下而誰又將突圍?
服務熱線:400-858-9000 咨詢/投訴熱線:18658148790
國內專業(yè)的一站式創(chuàng)業(yè)服務平臺
智能手機“混戰(zhàn)”: 誰將倒下而誰又將突圍?
01/24
留給其他品牌的路,除了堅守原有基本盤,可能還需要更多地走向海外。
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“潮汐商業(yè)評論”(ID:daily-case),作者:Donald,編輯:Ray,投融界經授權發(fā)布。

“去年做手機比較艱難,幾乎每個品牌都在調價、壓貨,像華為這種以前都不給我們分貨的廠商,也開始成為我的主要庫存。不過今年開頭比較好,20號國補一開始,店里的人流和手機銷量就明顯漲了不少,而且最近每天有不同廠家的人來找我們談政策和量?!闭劦浆F(xiàn)在的手機行情和品牌情況。浙江寧波一名經銷商頗有感觸。

智能手機行業(yè),將在今年迎來一次新的洗牌和巨變!

而上述所講的“國補”,則是1月20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陸續(xù)實施的手機換新補貼政策。除此之外,1月17日手機圈也發(fā)生了一件大事,榮耀的靈魂人物趙明因身體原因宣布辭去CEO職務,同樣也引發(fā)眾人討論熱潮。

2025年開頭這些接踵而來的新聞事件,也讓手機廠商的競爭變得撲朔迷離。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,隨著華為的王者歸來,手機品牌之間原有格局將被打破,市場極有可能重回疫情前的“華為時代”。如此,留給其他品牌的路,除了堅守原有基本盤,可能還需要更多地走向海外。

智能手機“混戰(zhàn)”: 誰將倒下而誰又將突圍?

智能手機行業(yè)的復蘇已是大概率事件,2024年,手機市場在連續(xù)跌落了兩年后迎來了首次增長。CIDC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,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全年出貨量達2.86億臺,同比增長達到5.6%,而未來,隨著消費環(huán)境的優(yōu)化和AI技術的發(fā)展,很有可能還將繼續(xù)保持增長。

這樣的增長,本質上得益于整個中國市場手機產品的不斷創(chuàng)新以及各地消費刺激補貼政策的出臺,被壓抑的換機需求逐步釋放。

智能手機“混戰(zhàn)”: 誰將倒下而誰又將突圍?

“廠商的技術創(chuàng)新,顯然為中國市場帶來了高端繁榮、大眾需求復蘇景象,例如,華為純血鴻蒙OS及小米澎湃OS、榮耀的大毫安青海湖電池、折疊屏形態(tài)革新等技術創(chuàng)新持續(xù)刺激高端用戶的心智并吸引消費者升級設備”,Canalys高級分析師在相關報告中指出。

今年以來,高端手機出現(xiàn)了較明顯的結構性增長。權威機構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去年前三季度,華為高端機銷量份額大漲34%,小米則憑借小米15系列增長88%;在產品側,以OPPO Find X8系列為例,其首銷季度的出貨量便同比上一代產品增長66%,成為各廠商旗艦產品中提升幅度最大的高端機型。

而在大眾市場中,榮耀、OPPO、vivo等廠商不斷在1K-3k以及4k以上檔位為消費者提供設計語言高端、堅固耐用又可負擔的產品,以此鼓勵用戶換機。

公開資料統(tǒng)計顯示,2024年,Redmi發(fā)布了10款新機,OPPO發(fā)布了19款新機,vivo發(fā)布了28款新機,榮耀也同樣發(fā)布了28款新機。這些新機的發(fā)布,推動了手機市場的發(fā)展,也增加了消費者的購機需求。

無獨有偶,在諸多機型密集面世的同時,購機補貼刺激隨之而來,進一步刺激了手機銷量規(guī)模的攀升。

“只要是在我們江蘇省內買手機,可以補貼到15%,如果是原來5000元左右的華為P系列,實際上消費者只需要掏四千多,補貼啟動那個月,門店銷量幾乎翻了3倍,每個品牌都有明顯增長”一位來自江蘇的通信經銷商表示。

隨著今年1月20日國家補貼落地京東, 上線12小時手機銷量環(huán)比增長200%。

如此看來,在諸多利好的因素下,手機行業(yè)的增長是必然。不過,在行業(yè)復蘇的背后,手機廠商卻呈現(xiàn)出“幾家歡喜幾家愁”的局面。

從全年市場占比來看,vivo以17%的份額成為第一,蘋果出貨量的下跌幅度達到17%,成為所有品牌中下滑最大的;而華為的回歸勢頭明顯,2024年出貨量同比增長37%,總出貨量達到4600萬部,預計2025年很快將超過vivo,重新奪得國內第一。

所以,一個昭然若揭的現(xiàn)象是,2025年國內手機市場的頭部廠商格局將由5家變?yōu)?家,未來2~3年的國內競爭將顯現(xiàn)更加膠著的狀態(tài)。

智能手機“混戰(zhàn)”: 誰將倒下而誰又將突圍?

這種狀態(tài)最大的變量因素,還是來自華為回歸所帶來的確定性與不確定。

確定的是,華為將進一步擠壓其他品牌的手機市場空間,并恢復至其2020年的巔峰時代。據(jù)悉,早在2019年Q2,華為便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,在2020年,更是憑借44.1%的市場份額,力壓蘋果奪得高端市場第一。

即便過去存在芯片供應等各方面的困難,但歷經幾年的恢復和發(fā)展,一個來自供應鏈的最新消息是,華為已經定下2025年拿下國內手機份額第一全球前五的戰(zhàn)略目標。

而不確定的是,在這種態(tài)勢下,其他手機品牌還能挺多久?至少,從目前各大品牌的眾生相可以看出:

蘋果在高端市場開始失手;

OV份額在線下受到影響;

榮耀亦是頗有壓力;

小米則暫缺規(guī)模。

而這從經營這些品牌的合作渠道的實際現(xiàn)狀就能看出。在浙江杭州十多年iPhone和OV授權經銷商的王明(化名),在去年12月就萌生了轉投國產手機廠商的想法,他更是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幾個品牌的看法。

“那時華為Mate 70溢價很明顯,加之原來的nova和P系列也還賣得可以,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他們,華為從原來整個體系銷量份額的10%漲到了45%左右,而其他品牌銷量下滑明顯,有的甚至一天都不開張,就算是蘋果高端機,在我這里也下滑30%多。”

即使是脫胎于華為的榮耀,也面臨著不小壓力,“15%手機國補可能正加速行業(yè)銷量分化,比如,我們榮耀對比去年上半年,進貨有一定減少,尤其是年底這段時間,畢竟現(xiàn)在很多店就主推華為。”一位手機經銷商說道。

對比之下,OV線下渠道體系面臨更多的則是渠道內耗和成本的問題。

“超過90%門店都在互卷價格,利潤空間說是18%~25%,其實現(xiàn)在都不可能完全按零售價買,有時候一個兩三千的機子就賺一百多?!币晃婚T店經營OV生意的老板表示。

據(jù)傳,去年5月,vivo曾明確對于符合標準的授權店,可以向廠家申請40%-50%的房租補貼。然而,面對新增vivo門店這一要求,不同渠道商仍持謹慎態(tài)度。

以縣域市場的情況為例,一家位置優(yōu)越且裝修精良的vivo授權體驗店,每年租金成本在8萬-10萬元,裝修成本為5萬-7萬元,上貨成本高達20萬-30萬,這還不算日常運營成本。

即便門店達到廠家標準,能夠獲得40%-50%的房租補貼,但鑒于綜合毛利率不到10%,且一年手機出貨量僅在100-200臺之間,回本周期的計算便成了一個關鍵問題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在鄉(xiāng)鎮(zhèn)市場,像vivoX系列、XFOLD系列等遠高于3000價位的高端旗艦機型,對比華為的P系列等機型,基本賣不動 。

唯獨小米會好受一點,不同于其他品牌捆綁經銷渠道的模式,小米在線下市場主要依靠于開專門店而生存。盡管如此,小米的市場體量卻要小得多,在去年的國內市場占比排名中,未進入到前五。

事實上,機圈混戰(zhàn)生死難求或將成為2025年一大行業(yè)主題。對此,如何尋找新的增長突破點將成為大部分品牌關注的戰(zhàn)略重點,而持續(xù)加大出海力度,或許將是他們都繞不開的選擇之一。

智能手機“混戰(zhàn)”: 誰將倒下而誰又將突圍?

之所以要加速出海,是因為在華為步步緊逼的情況下,其他品牌可采取的策略也只有2種:除了守住國內的基本盤; 要活下去就得走出去。

從基本盤看,華為的回歸究竟能不能如前幾年那樣的勢頭一直持續(xù)下去,也還沒有百分百的定論,畢竟其他品牌廠商也都構建起了完整的競爭力。比如榮耀在AI方面,打造了強有力的競爭產品,其Magic7更是引入了多個AI驅動的功能,如YOYO助手和AI魔法拍照。

那么,在生死還沒下定論的時候,考慮到蘋果是去年下滑最嚴重的品牌,2025年極大概率會發(fā)生國產全面圍攻蘋果的現(xiàn)象。至于其他國產品牌,雖會因為華為導致市場份額受到影響,但基本盤應該還是在的,特別線下,畢竟還存在數(shù)萬的專柜和門店。

可面對華為這種強勢對手,又不得不防,于是,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布局,成為眾多國產品牌的不二選擇,而這從品牌在海外的業(yè)績就能看得出來。

今年12月,榮耀宣傳其海外銷量已經于中國區(qū)持平達到50%,并誓言要進一步加大歐洲、美洲市場布局;OPPO海外出貨量占比已達約六成,并在持續(xù)擴大海外線下專區(qū)建設;vivo也開始重視各國市場的本地化運營策略;而小米,則是2025年1月15日,開始進軍韓國。

這樣做的原因在于,一方面,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仍有增長空間,IDC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6.4%,總量達到12.4億部,預測2025年會達到12.7億部,同比增長幅度將不低于3%。這樣的蛋糕紅利,給了每個想出海的國產品牌新的想象空間。

另外一方面,則是考慮到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已經消退多年,復雜的海外環(huán)境使得其當前可能不會在這方面貿然發(fā)力,重心依然會優(yōu)先放在國內。這意味著,華為暫時讓出了全球這個大市場,其他品牌的機會也隨之增多。

同時,盡管蘋果和三星2024年還是保持全球前兩名的出貨量,可是在中國手機品牌的強勢進攻下,份額都分別同比減少0.9%、1.4%,而小米全年出貨量達到1.68億臺,同比增長15.4%,增速最為顯著。

不過,海外戰(zhàn)場是蘋果、三星的核心底盤,國產品牌重點還在于對主要國家采取逐個擊破的方案,來講好在新戰(zhàn)場的故事。如,榮耀在歐洲,選擇了Magic系列和數(shù)字系列,直接定位高端市場,但在東南亞的印尼,瞄準的卻是300美元以上的中高端細分市場,這種差異化的打法適應了各種不同地區(qū)和人群的需求,能使得榮耀快速切入市場并獲得消費者的青睞;而OPPO和vivo則堅持本地化的方法論,通過在海外范圍內建立生產基地,實現(xiàn)供應鏈多元化和本地化。

由此可見,海外手機市場足夠大,同中國新能源汽車集體出海一樣,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在面臨華為等競爭時,也在原來的基礎上,進一步升級出海戰(zhàn)略,從早期的海外1.0時代,加速邁進更具規(guī)?;?.0時代,以此確保整體銷售不萎縮。

如果從iphone4算起,手機走向智能終端時代已經超過十數(shù)年。但中國手機行業(yè)的卷似乎就一直沒停過,從之前的單純拼價格到后面的拼技術參數(shù),再到如今的拼品牌實力,從早期蘋果獨占鰲頭到如今國產至上,目前6大主流品牌已經形成了“一超多強”的格局。

在這種格局下,華為的進攻會更猛烈,正如vivo執(zhí)行副總裁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所言的那般,“華為手機回歸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最大變量,本質上他是要拿回應該屬于他的份額?!?/span>

這將意味著,2025年,誰會成為國內最先掉隊的手機品牌,誰又能通過出海等方式找到新增量,一切都還是未知數(shù)。

智能手機 2025
評論
還可輸入300個字
專欄介紹
潮汐商業(yè)評論
92篇文章
專注大消費、TMT及金融領域,分享有趣的商業(yè)評論和商業(yè)洞察,【潮汐商業(yè)評論】內容團隊原創(chuàng)呈現(xiàn)。
+關注
400-858-9000
免費服務熱線
kefu@trjcn.com
郵箱
09:00--20:00
服務時間
18658148790
投訴電話
投融界App下載
官方微信公眾號
官方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? 2025 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(ghy2.cn) 版權所有 | ICP經營許可證:浙B2-20190547 | 浙ICP備10204252號-1 |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00759號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(qū)留下街道西溪路740號7號樓301室
浙江投融界科技有限公司trjcn.com版權所有 | 用戶協(xié)議 | 隱私條款 | 用戶權限
應用版本:V2.7.8 | 更新日期:2022-01-21
 安全聯(lián)盟
在線客服
手機APP
微信訂閱